根據《安全生產法》以及國務院安委會的有關規(guī)定,為進一步推進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現(xiàn)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切實做好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是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以及國務院有關要求的重要舉措,對落實水利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實現(xiàn)安全生產管理的法制化、規(guī)范化和現(xiàn)代化具有重要意義?!秶鴦赵宏P于進一步加強企業(yè)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fā)[2010]23號)要求,“凡在規(guī)定時間內未實現(xiàn)達標的企業(yè)要依法暫扣其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責令停產整頓;對整改逾期未達標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關閉”。目前,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全國有45家水利生產經營單位達到一級標準。22個?。ㄗ灾螀^(qū)、直轄市)和4個計劃單列市出臺了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二、三級評審管理辦法,北京、天津、廣東、山東、重慶、新疆、青島等公布了評審機構,山東、新疆等將標準化等級納入水利建設市場招投標和信用體系。但是,不同地區(qū)、不同類型單位之間工作開展不平衡,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已達標單位類型目前主要集中在水利水電施工企業(yè),水利工程項目法人和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相對較少,還有一些?。ㄗ灾螀^(qū)、直轄市)未啟動二、三級標準化建設工作。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推進標準化建設工作放在水利安全生產監(jiān)管的重要位置,加快標準化二、三級評審制度建設,積極培育評審機構,完善激勵機制,切實做好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
二、理順機制,加快安全生產標準化技術服務體系建設。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機構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前,評審機構數量不多,服務機制和取費機制不清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進程。因此,必須進一步理順相關機制,加快技術服務體系建設。一是要進一步理順申請單位、評審機構和水行政主管部門的關系。評審機構是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申請單位在單位自評時,可聘請非水行政主管部門直屬(直管)單位的評審機構作相關咨詢服務;水行政主管部門在評級審定前,也可委托評審機構作評審把關。為保證公平公正,評審機構不能接受政府委托對自身咨詢服務過的申請單位評審把關。二是要進一步明確收費機制。申請單位聘請評審機構是市場行為,收費以雙方簽訂的合同為依據。水行政主管部門委托評審機構屬政府購買服務,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支付費用。評審機構是水行政主管部門直屬(直管)單位的,不得為申請單位作咨詢服務、收取費用。三是加快培育評審機構。水利系統(tǒng)要加快培育和發(fā)展評審機構,凡符合《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辦安監(jiān)[2013]168號)第六條規(guī)定且愿意參與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技術服務工作的,我部將予以公布(第二批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機構見附件)。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放開標準化評審技術服務市場,凡符合條件的技術服務機構,均可參與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技術服務工作。
三、認真審核,嚴把標準化一級單位資格審核關?!端踩a標準化評審管理暫行辦法》(水安監(jiān)[2013]189號)規(guī)定,地方水利生產經營單位申請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的,須經所在地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認真把關,必要時組織專家到現(xiàn)場檢查核實情況,對水利生產經營單位一年期內是否發(fā)生水利生產安全事故出具證明。水利生產經營單位申請標準化評審定級時,對本單位有無重大事故隱患、重大事故隱患是否已治理達到安全生產要求進行說明,經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后上報。
四、多措并舉,推動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全面推動轄區(qū)內水利生產經營單位開展標準化達標建設,為水利生產經營單位特別是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和水利工程項目法人開展達標建設提供支持,并可采取招標加分、信用評級等多種方式,鼓勵已經完成達標建設的水利生產經營單位申請標準化評審定級。水利部印發(fā)的《水利建設市場主體信用評價管理暫行辦法》(水建管[2015]377號)已明確了達到安全生產標準化一、二級標準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企業(yè)的信用得分。我部對流域機構、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安全監(jiān)督工作年度考核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將作為重要內容。各地要結合實際,進一步細化和落實推進措施,及時出臺鼓勵政策,有效推動標準化建設。
附件:第二批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機構名單
水利部辦公廳
2016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