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產品概述
一、產品定義
偏光片的主要作用就是使通過偏光片的自然光變成偏振光。偏光片是一種產生和檢測偏振光的片狀光學功能材料。偏光片是一種影響LCD液晶屏顯示效果的關鍵組件。
偏光片是液晶面板不可或缺原材料,技術難度大。偏光片是液晶面板顯示原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塊液晶面板都至少需要同等面積的兩片偏光片。偏光片的技術難度較高,尤其是TFT用偏光片,長期以來主要被日本、韓國、臺灣等少數幾個廠商壟斷;
偏光板是使不具偏極性的自然光,產生偏極化,轉變成偏極光,加上液晶分子扭轉特性,達到控制光線的通過與否,從而提高透光率和視角范圍,形成防眩等功能,是面板上游原材料領域十分重要的一類產品,而且約占lcdtv原材料成本的10%。
偏光片(Polarizer)是液晶面板關鍵零件,是目前業(yè)界投資最為熱門的 行業(yè) 之一,其成本約占面板原材料制造成本的11%左右。
由于目前偏光片的制造技術一直被日本、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所壟斷,國內目前生產偏光片的企業(yè)尚少,而且主要產品為TN/STN型產品,目前國內上馬的LCD生產線多為TFT型,相應的TFT型偏光片的市場缺口大,大部分產品主要依賴進口,極大影響了我國液晶產品的競爭能力。因而發(fā)展偏光片項目對完善我國液晶上游產業(yè)鏈,降低產品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有著重要意義。
二、產品分類
偏光片按功能分為透射式偏光片反射式偏光片半透過半反射式偏光片補償型偏光片。
按溫度分為普通型偏光片、寬溫型偏光片。
按透過率分為普通透射片、高透射片。
按底色分為灰白類偏光片、彩色偏光片。
按復合不同功能的光學膜分為全透射片、半透射半反射片、全反射片、光學補償片、視角控制片。
偏光片按染色方法分為碘系偏光片、染料系偏光片。
三、產品發(fā)展歷程
液晶顯示用偏光片(TFT型)是一種光學器件,是液晶顯示器不可缺少的關鍵材料,其制作技術是以聚乙烯醇(PVA)拉伸膜和醋酸纖維素膜(TAC)經多次復合、拉伸、涂布等工藝制成的一種復合材料。利用它的光學特征,可實現液晶顯示器(LCD)高亮度、高對比度的特性。
最早的偏光片主要由中間能產生偏振光線的PVA膜,再在兩面復合上TAV保護膜組成。為了方便使用和得到不同的光學效果,偏光片供應商應液晶顯示器制造商要求,又在兩面涂覆上壓敏膠,再覆上離型膜,這種偏光片是我們最常見到的TN普通全透射偏光片。如果去掉一層離型膜,再復合一層反射膜,就是最普通的反射偏光片。
使用壓敏膠為耐高溫防潮壓敏膠,并對PVA進行特殊浸膠處理(染料系列產品),所制成的偏光片即為寬溫類型偏光片;在使用的壓敏膠中加入阻止紫外線通過的成份,則可制成防紫外線偏光片;在透射原片上再復合上雙折射光學補償膜,則可制成STN用偏光片;在透射原片上再復合上光線轉向膜,則可制成寬視角偏光片或窄視角偏光片;對使用的壓敏膠、PVA膜或TAC膜著色,即為彩色偏光片。實際上隨著新型的液晶顯示器產品不斷開發(fā)出來,偏光片的類型也愈來愈多。
第二節(jié) 偏光片 行業(yè) 市場發(fā)展 特征
一、偏光片 行業(yè) 所處發(fā)展周期 研究
偏光板產業(yè)最早萌芽于日本,最初產品主要是應用于如手表和鬧鐘等低階的TN型單色顯示器上;其后隨著日本TFT-LCD工業(yè)的大發(fā)展,TFT型的偏光板逐漸嶄露頭角。1999年全球TFT用偏光板市場規(guī)模為2.7億美元,其后偏光片產業(yè)一直保持高速發(fā)展態(tài)勢,至2009年末全球TFT偏光片市場規(guī)模約為57億美元,而我國偏光片市場需求目前只占全球的7%-8%。
我國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偏光片 行業(yè) 。我國進入偏光片 行業(yè) 的時間較早,但是由于技術壁壘的存在,我國的偏光片 行業(yè) 發(fā)展一直比較艱難。經過10幾年的發(fā)展我國偏光片 行業(yè) 一直沒有打開局面,企業(yè)數量有限,產品檔次也較低。從企業(yè)數量上來看,目前我國大陸地區(qū)20多家大尺寸(>10.4英寸)TFT模塊制造商,50多家中小尺寸TFT-LCM生產廠商,但多條TFT-LCD面板生產線業(yè)正在建設之中。從產品來看,目前國內有4家主要廠商(中紡樂凱、溫州僑業(yè)、緯達光電、三利譜)能夠生產偏光片,但由于生產工藝的限制多數企業(yè)只生產主要應用在各類精密儀器儀表盤,眼鏡、電子詞典、MP3、MP4、手機等方面的低端偏光片;高端應用領域的偏光片,如汽車導航設備、電腦、液晶電視機等領域用的TFT偏光片(液晶顯示器的重要材料之一),國內廠商還沒有掌握,除中紡樂凱可生產少量的TFT之外,我國TFT偏光片市場需求幾乎完全需要依靠從日本、韓國或我國臺灣地區(qū)進口來滿足。
我國在平板顯示器領域占有重要地位,下游電子產品市場巨大,并由于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中游面板市場及組件也迅速發(fā)展,但上游材料的發(fā)展卻明顯滯后。偏光片 行業(yè) 作為平板顯示器的上游 行業(yè) ,是制造顯示其面板的重要材料,可占到面板總成本的11%左右。偏光片 行業(yè) 的弱小現狀,將嚴重制約我過平板顯示器領域的發(fā)展,據估算我國的TFT偏光片市場規(guī)模約為400億人民幣,市場需求十分巨大。我國的偏光片 行業(yè) 規(guī)模較小,市場規(guī)模迅速擴大,市場滿足率較低,表明偏光片 行業(yè) 在我國還處于初創(chuàng)期和增長期之間,未來偏光片 行業(yè) 極具發(fā)展?jié)摿Α?/p>
二、偏光片 行業(yè) 市場特征
1、日韓壟斷原材料與技術,產業(yè)規(guī)模發(fā)展受限
生產偏光片的原材料主要由聚乙烯醇(PVA)膜、三醋酸纖維素膜(TAC)、廣視角膜、保護薄膜組成,這些原材料大多需要從日本進口,特別是高端應用領域的偏光片原材料,需要100%從日本進口,關鍵材料掌握在富士膠片和柯尼卡手中,這兩家公司的偏光片用原材料供應幾乎占到全球的100%,國內還不能替代生產。原材料獲取受制于人是導致國內偏光片生產發(fā)展緩慢的一大主要原因。第二,偏光片 行業(yè) 屬于知識密集型產業(yè),其生產工藝非常復雜,核心技術集中在前工序階段的拉伸、染色、貼合工藝上。偏光片的核心制造技術一直被日本、韓國等國家所壟斷,我國臺灣企業(yè)雖然在偏光片的生產上有一定規(guī)模,但其技術完全依賴于日本,實際是日本企業(yè)的加工廠。我國大陸企業(yè)雖然能夠生產相關輔助設備,但偏光片生產的關鍵設備主要依賴需要進口。
2、日系廠商壟斷局面正在被打破
由于處于原材料和制造技術的雙重壟斷地位,除了我國臺灣的力特光電外和韓國LG化學擁有一部分市場份額外,日本偏光片企業(yè)一直壟斷全球市場。但韓國和我國臺灣廠商的追趕步伐也在明顯加快。其中韓國偏光片廠商LG化學及AceDigitech擴充腳步的速度更值得注意。韓國的LG化學在全球偏光片的市場占有率2008年第四季度已攀升至30%,超越日本日東電工(NittoDenko)成為全球第一。2009年韓系偏光片廠在垂直整合營運模式下,在市場上處于更強的發(fā)展態(tài)勢,2009年市場占有率達到45%左右,預計2012年將達50%市場占有率。另一韓國廠商AceDigitech出貨給三星監(jiān)視器應用偏光片,具有5%的市場占有率,使韓國在全球偏光片出貨方面表現更加強勢。韓國及我國臺灣偏光片廠商不斷崛起,力特光電以及韓國的LG化學,積極擴大產能,打破了日系偏光片廠商的壟斷局面,雖然總體來看日系廠商仍占據著技術和市場的主導地位,但是韓國和我國臺灣廠商的追趕步伐在明顯加快。
3、面板廠投資偏光片以期降低成本,實現產業(yè)鏈整合
組成偏光片的原材料如TAC膜、PVA膜、AG膜和光學補償膜等百分之百由日本供應,其技術和市場完全被日本掌控,在生產偏光片所需的各膜層中,TAC膜和PVA膜是最主要的膜層,分別占到偏光片原材料成本的54%和17%。據了解,各種膜層的技術壁壘很高,進入很困難。為了降低材料成本,面板廠紛紛進軍偏光片市場。目前,LPL及Samsung分別投資LGChemical及AceDigitech,以供應自給所需的偏光片,并采取低價策略進攻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市場,友達、廣輝及奇美等面板廠,也開始以直接或間接方式進入偏光片產業(yè),如達信(友達)、晶威(廣輝)、奇美材料(奇美)等關聯(lián)廠商都已經相繼量產。
4、市場變化加快偏光片國產化配套勢在必行
我國臺灣企業(yè)雖然在偏光片的生產上有一定規(guī)模,但其技術完全依賴于日本,實際是日本企業(yè)的加工廠。我國內地企業(yè)在偏光片領域生產規(guī)模較小,主要有深圳深紡樂凱、溫州僑業(yè)、盛波、百合等批量供應TN-LCD用偏光片和部分STN-LCD用偏光片。偏光片用功能膜材料只有TN-LCD的TAC膜部分實現了國產化,其余則全部依賴進口。為完善TFT-LCD的產業(yè)鏈建設,國家和政府不僅在偏光片的研發(fā)上給以支持,而且在偏光片的原材料上
研究
開發(fā)上給以大力支持,徹底解決供應鏈問題,力爭在我國實現偏光片的配套生產,提高我國TFT-LCD產業(yè)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