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能源概述
一、能源的分類
1、按其形成和來源分類:
1)來自太陽輻射的能量,如:太陽能、煤、石油、天然氣、生物能等。
2)來自地球內部的能量,如:核能、地熱能。
3)天體引力能,如:潮汐能。
2、按開發(fā)利用狀況分類:
1)常規(guī)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水能、生物能。
2)新能源,如:核能、地熱、海洋能、太陽能、早期、風能。
3、按屬性分類:
1)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地熱、水能、風能、生物能、海洋能。
2)非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核能。
4、按轉換傳遞過程分類:
1)一次能源,直接來自自然界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水能、風能、核能、海洋能、生物能。
2)二次能源,如:沼氣、汽油、柴油、焦炭、煤氣、蒸汽、火電、水電、核電、太陽能發(fā)電、潮汐發(fā)電、波浪發(fā)電等。
二、能源的轉換
對人類能源的利用史略加考查,可以發(fā)現(xiàn)人類對能源的利用主要有三大轉換:第一次是煤炭取代木材等成為主要能源;第二次是石油取代煤炭而居主導地位;第三次是20世紀后半葉開始出現(xiàn)的向多能源結構的過渡轉換。人類利用能源的歷史,也就是人類認識和征服自然的歷史。
人類利用能源的歷史可分為五大階段:1、火的發(fā)現(xiàn)和利用;2、畜力、風力、水力等自然動力的利用;3、化石燃料的開發(fā)和熱的利用;4、電的發(fā)現(xiàn)及開發(fā)利用;5、原子核能的發(fā)現(xiàn)及開發(fā)利用。18世紀前,人類只限于對風力、水力、畜力、木材等天然能源的直接利用,尤其是木材,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長期占據(jù)首位。蒸汽機的出現(xiàn)加速了18世紀開始的產業(yè)革命,促進了煤炭的大規(guī)模開采。到19世紀下半葉,出現(xiàn)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能源轉換。1860年,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占24%,
1920年上升為62%。從此,世界進入了“煤炭時代”。19世紀70年代,電力代替了蒸汽機,電器工業(yè)迅速發(fā)展,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逐漸下降。1965年,石油首次取代煤炭占居首位,世界進入了“石油時代”。1979年,世界能源消費結構的比重是:石油占54%,天然氣和煤炭各占18%,油、氣之和高達72%。石油取代煤炭完成了能源的第二次轉換。
但是地球上石油的儲量有限,石油的大量消費,使能源供應嚴重短缺,世界能源向石油以外的能源物質轉換已勢在必行。世界能源正面臨一個新的轉折點。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已開始從石油為主要能源逐步向多元能源結構過渡。新能源包括地熱、低品位放射性礦物、地磁等地下能源;還包括潮汐、海浪、海流,海水溫差、海水鹽差、海水重氫等海洋能和風能、生物能等地面能源;以及太陽能、宇宙射線等太空能源。在這些能源中,核能是最有希望取代石油的重要能源。
三、世界能源資源儲量
目前,人類使用的能源最主要是非再生能源,如石油、天然氣、煤炭和裂變核燃料約占能源總消費量的90%左右,再生能源如水力、植物燃料等只占10%左右。
世界能源儲量最多是太陽能,在再生能源中占99.44%,而水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能等不到1%。在非再生能源中,利用海水中的氘資源產生的人造太陽能(聚變核能)幾乎占100%,煤炭、石油、天然氣、裂變核燃料加起來也不足千萬分之一。所以,人類使用的能源歸根到底要依靠太陽能,太陽能是人類永恒發(fā)展的能源保證。
世界能源儲量分布是不平衡的。石油儲量最多地區(qū)是中東占56.8%;天然氣和煤炭儲量最多是歐洲,各占54.6%和45%。亞洲大洋洲除煤炭稍多(占18%)以外,石油、天然氣都只有5%多一點。據(jù)預測,全世界石油儲量只夠開采30~40年,天然氣約60年。
第二節(jié)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概述
一、可再生能源的定義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斷再生、永續(xù)利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嚴謹來說,是人類有生之年都不會耗盡的能源??稍偕茉床话F(xiàn)時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實都是太陽能的儲存。可再生的意思并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它對環(huán)境無害或危害極小,而且資源分布廣泛,適宜就地開發(fā)利用??稍偕茉粗饕ㄌ柲?、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
二、新能源的定義
新能源是指和長期廣泛使用、技術上較為成熟的常規(guī)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水能、核裂變能等)對比而言,是一種已經開發(fā)但尚未大規(guī)模使用,或正在 研究 試驗,尚需進一步開發(fā)的能源。
三、新能源種類
新能源有以下幾個種類:核能、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潮汐能、波濤能、海流能、生物能(生物燃油)
上一篇:鑄銅國內市場綜述
下一篇:中國小家電行業(yè)整體運行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