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概述
國際上,越來越多的時尚品牌開始推出各自的家居飾品,西亞風情純棉家居飾品與床上用品;各類西班牙的銀器、東南亞的家具。國外許多知名時裝品牌,都有自己的家居系列產品:像esprit之前以服裝為主要經營目標,但近年來也推出了自己的家居用品,包括床單、被罩、枕套、睡衣、毛巾等在內的多種家居飾品。kenzo、cd等大牌在國外除時裝外都有自己的家居系列產品。深圳亦有時裝店,裝飾著各款古色古香的宮燈。
第二節(jié) 亞洲地區(qū)主要國家市場概況
1、俄羅斯
2007年全年俄羅斯家居用品零售貿易的總額不低于140億美元。同時幾乎一半的銷售量屬于莫斯科、圣彼得堡以及人口數(shù)量在100萬人以上的城市。
俄羅斯家居和建筑用商品市場正處在快速發(fā)展的階段。造成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住房建設總量的增加。住房不動產市場的高速發(fā)展也增加了對和房屋維修及裝修市場有關的商品及服務的需求。
另外一個造成家居用品商品需求增長的因素是居民的收入水平。俄羅斯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俄羅斯居民打算增加自己在住房設備安裝上的開支。俄羅斯建筑和裝飾材料生產的增長也對市場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俄羅斯商業(yè)咨詢公司發(fā)布的《家用建筑材料和商品銷售零售貿易企業(yè)》 研究 報告顯示,2007年建筑材料銷售總量較大的城市(除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是:
1)葉卡捷琳堡-占俄羅斯建筑材料銷售總量的3%;
2)下諾夫哥羅德和車里雅賓斯克-占俄羅斯建筑材料銷售總量的1.7%。
3)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市場總量約為50億美元,也就是說占俄羅斯市場總量約35%。
2、新加坡
家用紡織品是新加坡紡織品進出口貿易的一個重要方面,根據(jù)新加坡有關方面的分類和統(tǒng)計方法,家用紡織品主要包括床單、被罩、棉毯、桌布、毛巾以及廚房和衛(wèi)生用品等幾大類。其中,按照不同的原料和不同的加工制作方法,上述各類產品又可分為許多不同種類。如按加工制作方法將床單分為紡織類、針織類、非織非編類以及人工加工類等;按制作原料的不同,可將毯子分為棉布類、亞麻類、化纖類床單等,按功能分還有普通類和旅行類等等;按照成品的規(guī)格和外觀,將桌布分為一般產品和印花類產品等。因篇幅所限,本文將著重 分析 我國家用紡織如毯子、床單、桌布、廚房及衛(wèi)生類紡織品對新加坡市場出口的簡要情況。
毯子類。新加坡從國外進口毯子(不含羊毛類)總值達766萬新元,其中,純棉類毯子433.5萬新元,人工合成類毯子118.6萬新元,其它類毯子213.9萬新元。主要來自中國、德國、馬來西亞、南韓、泰國、西班牙、土耳其等國。以上三大類毯子中,從中國進口分別為364.2萬新元,92.9萬新元和97.3萬新元,三項合計554.4萬新元,占新加坡毯子進口總額的72.4%.
桌布類。新加坡從國外進口各種桌布622.4萬新元,其中,針織類產品18.9萬新元,純棉產品512.8萬新元,亞麻類產品8.4萬新元,人造化纖類產品85.8萬新元,其它紡織類產品76.5萬新元。主要來自中國、德國、馬來西亞、印度、意大利、南韓、美國、臺灣、巴基斯坦等國家和地區(qū)。上述五類產品中,除亞麻類產品外,來自中國的四類產品分別為11.5萬新元、75.5萬新元、43.2新元和19.5萬新元,四項合計149.7萬新元,占總額的24.05%。
床單類。新加坡從國外進口床上用品類商品總金額3110.8萬新元,主要來自中國、馬來西亞、香港、臺灣、印度、巴基斯坦、意大利、美國、西班牙、澳大利亞、泰國以及瑞典等國家和地區(qū)。其中,來自中國的床上用品總金額1204.4萬新元,占總金額的38.72%。這些商品分別是非編純棉類404.1萬新元,非編人工化纖類8.8萬新元,其它非編紡織印花類430.1萬新元,純棉印花類155萬新元,人工化纖類7萬新元以及其它非印花紡織類199.4萬新元。
廚房及衛(wèi)生用品類。新加坡進口廚房衛(wèi)生類家用紡織品5192.8萬新元,分別為純棉毛絨類2630.7萬新元,其它純棉類2284.1萬新元,亞麻類10.2萬新元,人工化纖類31.7萬新元,其它紡織類246.3萬新元。主要來自中國、澳大利亞、香港、泰國、臺灣、日本、法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印度、瑞典、英國、美國以及愛爾蘭等國家和地區(qū)。其中,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額為4504.1萬新元,占總額的86.74%。其中,前兩類商品所占比重較大,純棉毛絨類廚衛(wèi)生紡織用品2232.6萬新元,占總額的42.99%;其它純棉類廚房衛(wèi)生用品2071.3萬新元,占總金額的39.89%。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出口到新加坡市場的家用紡織品中,廚房、衛(wèi)生類家用紡織商品主要是“三巾”即毛巾、浴巾、和方巾所占份額最大,其次是毯子類商品,第三是床上用品,三種商品在新加坡進口市場所占比例分別是86.74%,72.40%和43.31%。中國出口到新加坡的家用紡織品中,上述四大類商品的總金額達6412.6萬新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我國出口到新加坡市場的家用紡織品在繼續(xù)維持原有的市場份額并保持絕對優(yōu)勢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
1)在我國有著較強優(yōu)勢的對新出口傳統(tǒng)產品方面,我國在新加坡家用紡織品市場上所占比例較小。如在床上用品方面,有兩種產品都明顯落后于巴基斯坦和馬來西亞。2002年前9個月中,巴基斯坦出口到新加坡的一般針織品為120萬新元,占同類產品總額的61.51%。同期,我國僅為51.6萬新元,占同類產品總額的26.41%。
2)新加坡轉口貿易正在經歷新的變化。近年來,由于東南亞地區(qū)各國經濟的發(fā)展和市場的進一步對外開放,很多過去依賴新加坡市場轉口的國家開始走向直接從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進口家用紡織品,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另一方面,新加坡進出口商家也逐步改變傳統(tǒng)做法,將過去經由新加坡港口轉口的商品直接發(fā)往目的國家和地區(qū),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滿足客戶要求。這樣做的直接結果是,一方面使新加坡轉口貿易的地位受到削弱,另一方面,大量的進出口商家難以生存,許多經營了數(shù)十年的家用紡織品進出口商被迫改行,導致新加坡過去曾經一度火紅熱鬧的家用紡織品進出口市場風光不再。如當?shù)匾患翌H為知名的家用紡織品進出口家,數(shù)十年來一直從事中國家用紡織品的進出口業(yè)務,過去每年生意都很好,一度將轉口貿易做到非洲許多國家。如今年生意大不如前,特別是金融危機以來,更是江河日下。5年前,曾經有10多家專門從事中國家用紡織品進出口業(yè)務的公司,到現(xiàn)在大約只有3、4家在經營,每年從中國進口的家用紡織品總額僅為1000~1500萬美元左右。生意冷落,行情趨淡,由此可見一斑。
3)西方國家的家用紡織品開始與亞洲傳統(tǒng)來源國爭奪新加坡市場。在上述所提到的各類家用紡織品中,除與中國存在競爭的亞洲各國外,一些西方國家的商品也加入了競爭新加坡市場的行列。如瑞典、意大利、愛爾蘭、英國等。
上一篇:石英廚具板國外市場分析
下一篇:熱轉印花膜國外市場分析